國立成功大學 研究發展處
第二十六卷 第七期 - 2014年五月二十三日
評論
林軒竹
論現行公公併之必要性與迫切性
文摘
吳華林
凝血酶調節素調控角質細胞分化與促進傷口癒合
陳婉如
錳三價離子與草酸共同還原降解Carbadox之研究
高宏宇
tmVar: 在生醫文獻上的序列變異擷取探勘
孫亦文
以定時電位法探討鈀鎳置換反應即製備鈀鎳多孔雙金屬修飾電極
新聞消息
成大新聞中心
成大劉校生特聘敎授醫學新發現 心律不整用藥Amiodarone經由促進自噬反應可抑制肝癌
新聞消息
成大新聞中心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2014 研究傑出獎 揭曉 成大鄭芳田講座教授雀屏中選
成大新聞中心
成大新聞台添洋味 匈牙利籍學生加博播新聞
成大新聞中心
成大學生會捕夢網慈善傳情 所得全數捐家扶
成大新聞中心
全大運聖火到成大 副校長顏鴻森領軍傳遞
榕園論壇
機會
活動
編輯室
成大劉校生特聘敎授醫學新發現 心律不整用藥Amiodarone經由促進自噬反應可抑制肝癌
成大新聞中心
【本報訊】
老
藥新用、醫學新發現。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劉校生特聘敎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證實心律不整用藥Amiodarone經由促進自噬反應(autophagy)可抑制肝癌,同時揭開了B型肝炎病毒引發之肝癌癌化的新機制,並提供極有潛力的肝癌臨床用藥。目前肝癌治療藥物價格昂貴且效果不佳,相較之下Amiodarone之價格低廉而且毒性不高,極可能成為肝癌病人治療的叧一創新策略,這對肝癌病患無疑是一大福音。
證實心律不整用藥Amiodarone經由促進自噬反應可抑制肝癌,由劉校生特聘敎授率領藍昇輝博士、吳珊瑩博士等研究團隊成員,並經與成大醫學院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林錫璋敎授、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蘇益仁主任以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吳政道博士、林彥儒研究員等人合作,共同研究的成果。
劉校生特聘敎授指出,細胞內的自噬反應以及微小RNA(microRNA)在許多癌症之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噬反應由細胞內的雙層膜胞器-自噬小體(autophagosome)所主導,能辨識、收集細胞內之垃圾包括入侵之病原菌,經分解產生維持細胞存活之能量。微小RNA是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小片段RNA,長度約22個核苷酸,目前已知的功能為與細胞內之信息RNA(mRNA)以核苷酸序列互補之結合最終抑制轉譯反應。
現階段已有許多文獻分別報導在臨床肝癌病人的檢體中有(1) 自噬反應低落;(2)微小RNA-miR-224過量表達之現象。此外,自噬反應有缺陷的轉殖小鼠特別容易在肝臟中形成腫瘤,為此,劉校生特聘敎授研究團隊特別針對”自噬反應”及” 微小RNA-miR-224”這兩個細胞內因子在肝癌的形成過程中的因果關係做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並揭露了這兩個因子重要之關聯性。
他們在台灣本土46位罹患B型肝炎之肝癌病人中,發現受損之細胞自噬作用以及微小RNA-224大量表現,兩者呈現顯著相關性,且此二因子同時有缺失的肝癌病人其術後四年內存活率由約80%降至50%以下。再進一步利用B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轉殖老鼠進行實驗,印證在B型肝炎相關肝癌癌化過程中,的確有細胞自噬能力的下降和致癌微小RNA-224的大量表達的現象。
值得一提,劉校生特聘敎授創造出新的實驗方法(結合了細胞自噬胞器分離技術、微小RNA雜交和免疫奈米金微粒標定技術),於電子顯微鏡下清楚證明細胞自噬反應之主角-自噬小體-會選擇性地將致癌微小RNA-224包裹。更在大鼠動物原位肝癌模式中,首次發現了新的有效抑制肝腫瘤生長之藥物Amiodar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