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負責歷史、藝術和文化的副會長理查德‧庫林(Richard Kurin)最近與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IIP)討論了保護文化遺産的問題。庫林承擔著眾多展覽設施的管理工作,例如赫希杭(Hirshhorn Museum)博物館、國立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國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史密森尼拉美中心(Smithsonian Latino Center)和史密森尼美國亞太裔計畫(Smithsonian Asian Pacific American Program)。

問:你對文化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美國為保護全球文化遺産發揮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庫林:我的本行是人類學,在全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工作過。我感到自豪的是,不僅可以推介美國文化,而且確實能夠體驗全世界各地人民和各地區的文化。
我認為,文化實際上可以定義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一些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情,使生活充滿意義的價值觀和信仰。文化通過歌舞,通過建築,通過文學,通過我們的願望,通過我們的宗教,通過我們的技藝和藝術得到表達。文化顯然很重要,因為文化定義了我們是什麼人,以區別於其他人類同胞,區別於我們的鄰邦,也區別於世界各地的人。
我們有巨大的能力相互學習彼此的文化,如同我們相互學習語言一樣。説到語言,目前在地球上,人類可以説約6,000多種不同的語言。此外,眾所週知,地球已經變得很小。我們各自的文化每天的相互接觸更為頻繁。因此,作為這個星球的公民,我們迫切需要互相了解。我們或許不需要説對方的語言,不需要採納對方的食物或會唱其他人的歌,但我們確實需要對這一切有所品嘗和體驗。我認為,這種體驗豐富了我們人類,增進了我們的相互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