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不能生於勉強,卻應如天堂的雨絲綿綿滴落…」莎士比亞【威尼斯的商人】
坐在廖老師恬靜的研究室裡,陽光從右側的窗台迎接過來,襯著廖老師接受訪談時而淺笑時而低嘆的聲音,屋裡有一種很特別的寂靜。讓我想起童年家裡只聽得見掛鐘滴答的那種寧靜,是規律穩定卻也往前的續航聲。
聆聽廖老師說話也是一種享受,學現代戲劇的她話語中展現了一種柔性的力量,深深地蘊含著什麼,卻又不會滿出來。願意接受訪問,也是因為想表達對中文系師生的感謝,尤其是大家長-陳益源主任。「我覺得工作上最大的滿足,是同事間的相互支持與鼓勵…系上有很多老師,是相當關心學生的,同事間有機會彼此發展出相互尊重與信任的關係;我也覺得我們中文系的學生,感覺上比較有同理心,且對老師很尊重,這是整個系上的文化,所培養出來的氣質。」關於導師業務,「我們系上有綜理班級事物的『班導』,與負責輔導學生學業、情緒、社團、生活等事務的『小組導師』等雙制來關心學生。可能是因為導生班學生人數較多,比較無法真正的親近或了解學生,所以有許多的事情是發生後,我們才能看到狀況再來關懷學生;也因此我其實是比較喜歡擔任小組的導師的,有更多的機會和學生一對一的導談,可以更了解年輕人的想法,貼近他們真正的生活。」接著,廖老師露出靦腆且可愛的笑容說:「像是遇到要開班會那種要與全班溝通的,我反而不知道要說什麼喔!」
在今年優良導師推薦表中,廖老師簡單地表達自己的輔導理念,「誠懇與學生說話,願花時間聆聽學生的困擾,縱使無法具體解決問題,學生仍可感受老師的誠意,此為我輔導學生的第一理念。第二理念,則是讓學生了解,身為學生的導師雖只有短暫的一年,師生關係卻可以維持一生。畢業後進入職場或研究所,若遇困難,仍歡迎回家傾訴。」想要拉近師生距離,是廖老師ㄧ點都不勉強的信念,而且可與廖老師相遇、對話,真如天堂雨絲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