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明詔校長(左)於5月24日於成大醫學院演講「從SARS、禽流感到新流感」,由醫學院林其和院長(右)主持。
H1N1新流感,稍早被稱為豬流感,是由一種混合了豬、禽和人類基因的病毒所引起的。像這種可跨國、跨洲散佈疫情,病原混合了人類和動物基因的流行病,雖然多少讓人意識到全球人類命運相連,人與動物在生命的本質上可相通,但卻不是為人所樂見的情況。無論有沒有染病,從人們臉上所戴著用來防護的口罩,你清楚了解:「害怕」已感染了大部分的人。
全球疫情:警戒情況升高 全球應合作防疫
2009年5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理事長Margaret Chan警告各國必須準備因應更嚴重的H1N1新流感疫情及更多的死亡人數。尤其南半球各國正值冬季,該病毒可能會與季節性流感病毒混合而以無法預期的方式突變。該組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42國已有11,000人感染此病毒,其中86人因此死亡。而日本、西班牙、及英國的感染病例分別為294、113、和112件。這種病毒由空氣散佈,新病例正不斷在各國發生。
Chan描述說「這種病毒不易捉摸,我們有很多線索,卻沒有太多肯定的結論」。大部分病人感染時都只有輕微病徵,但若病毒持續散播,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感染情況。
在5月22日發布的新聞中,世界衛生組織的助理事長Keiji Fukuda博士表示「以全球而論,這種病毒才剛開始散播而已」,「情況還在持續演變」。
世界衛生組織是以散播的方式來界定流行疫病的等級,而不考慮病毒所造成病狀的嚴重程度。目前H1N1新流感被界定為流行疫病警戒第五級,表示已證實該病毒持續在人類當中傳播,且至少在兩個區域的社群中廣泛發病。該組織目前還不準備將警戒升高至表示已發生流行疫病的第六級,但該組織理事長Chan說,以所必須採取的防疫措施而言,第五級和第六級幾乎是一樣的。
英國、日本及其他國家表示發布流行疫情警報會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力促世界衛生組織改變其決定宣告流行疫病的方法:不能僅考慮病毒傳播的速度,也要一併考慮病毒的毒性強度才合理。事實上該組織在將疫情警戒程度升高為第五級時就被批評為不當的決定,Chan表示「我非常嚴肅的看待界定和宣佈流感流行疫病的職責」,並說「我會考慮所有的科學資料,我們也有緊急委員會提供諮詢」。
以正面的情況來說,Chan理事長表示因為過去幾年來世界各國因應禽流感已進行的防疫準備措施,目前是人類歷史上對流感疫病防疫措施準備得最周全的時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再度呼籲世界各國要合作對抗新流感,「這真的需要國際社會所有成員通力合作,不只是我們的會員國而已,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必須全力以赴」。
本土疫情:確定第六起病例
至5月22日為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證實本土第六起H1N1新流感病例,患者是五歲的小女孩,為現年30歲的第四位病患的女兒。這對母女是在5月20日一同搭乘菲律賓航空RP896號班機由馬尼拉返回台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施文儀說,該學童就讀於臺北縣中和市光復國小附屬幼稚園,該校將停課到5月29日。停課這一週內全校1,489位師生職員要注意身體健康情況,該附幼119位師生職員應留在家中,連續10天服用抗流感藥物。
凡曾與H1N1確定病例直接接觸的人都會不經測試而被施予藥物,台灣至5月22日為止為黃色警示第二期,表示只有境外移入病例被通報。
H1N1新流感的症狀、散播與治療
大部分的人對新流感尚無免疫力,但有衛生專家表示這種新流感的傳染性只比季節性流感稍強,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250,000到 500,000人死於季節性流感。因最近許多證據顯示新流感雖持續傳播,但沒有導致更多的死亡或住院人數,許多專家開始質疑這種新流感病毒的毒性是否比常見的季節性流感病毒還要強。
新流感病毒是由空氣傳播,接觸過附有該種病毒的物體表面後再碰觸自己的嘴或鼻子也可能會導致感染,因此要勤於洗手並避免接觸可能遭受病原污染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