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化、卓越化、衝擊化:未來的成大
馮達旋
國立成功大學資深執行副校長
對成大美國西雅圖校友發表的演說
親愛的成大校友,今晚本人謹代表賴明詔校長,感謝各位誠摰的接待我們的參訪團。賴校長深知各位校友對成大的影響無遠弗屆,然而他仍非常遺憾無法前來拜會各位校友,由於他的家人有些健康方面的緊急狀況急需處理。
因時間有限,我也不再浪費時間說些客套話,容我直接表達我內心的一些想法。
過去七個月來,我一直在思考成大到底代表什麼。在過去這幾天,我相信我有了些更深入的體會。因此今晚,我便要跟各位分享本人所獲得的一些心得。
來西雅圖之前,我先去拜訪了亞歷桑那州立大學(ASU),它在亞歷桑那州的坦佩市。過去十年來,我拜訪過亞歷桑那州立大學三次,我對該校的與趣,亦隨著它的成長與日俱增。
ASU非常了不起。在短短十年內,它從一所簡單的州立大學,學生才大約三萬人,搖身一變,成為一所擁有六萬名學生,並與社會和全球議題緊密相關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還有一個遠景,希望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四座校區加起來的學生人數,能突破九萬人。
ASU能轉型如此成功的關鍵競爭力到底是什麼呢?他們奉行著三個簡單,卻也充滿力量的理念,即大眾化、卓越化、和衝擊化。
大眾化:身為一所公立大學,ASU必須肩負為世界培養人力資源的責任。
卓越化:身為一所研究型大學,追求卓越是不容妥協的目標。
衝擊化:身為一所21世紀的研究型大學,ASU必須要確保它們所產生的知識能造成全球的衝擊。
這三個理念體現了一所研究型大學在二十一世紀所應扮演的角色。
幾天前,在我那三小時從鳯凰城飛往西雅圖的途中,我想起這三個理念,同時也想到賴校長提到成大的未來時,常強調的事。把這兩件事擺在一起,我才了解到儘管成大沒有明確地講出來,但成大的確也奉行著相同的理念。
大眾化:身為一所亞太地區的頂尖學府,只有精選的學生才得以進入本校,這樣的特色短期內仍不會有所改變。因此,大眾化對成大的意義,則與ASU不同。我們不只要能讓台灣頂尖的學生都能進來,還要能吸引全球的傑出學子。成大必須幫助學生能成功地轉型,使他們在離開學校之後,面對全球化的局勢,都能,能像一位世界公民一般的處之泰然。他們必須能像孟子所期許的-以天下為己任。
卓越化:一如ASU,追求卓越亦為成大不變的執著。
衝擊化:身為一所21世紀的研究型大學,和ASU一樣,成大也必須確保我們所產生的知識能造成全球的衝擊。
我真的極為高興,能在參訪ASU的過程,幫助我把成大的角色和責任看得更清楚。有這三項理念,成大並不孤單,它的使命也變得明確。
最後要小心的,就是在我們努力的過程中,永遠要注意莫忘初衷。
謝謝大家。
本文由王兆登翻譯
|
|
|